美联储何时转向?高盛:到明年底再加息4次 2024年或会降息

  发布时间:2025-07-07 03:36:5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财联社9月20日讯编辑 卞纯)策略师团队日前表示,由于美联储正试图遏制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联储不太可能在2024年之前转向并下调基准利率。以简·哈祖斯Jan Hatzius)为首的高盛经济学家周一在 。

财联社9月20日讯(编辑 卞纯)策略师团队日前表示,美联明年由于美联储正试图遏制40年来最严重的储何次年通胀,联储不太可能在2024年之前转向并下调基准利率。时转盛

以简·哈祖斯(Jan Hatzius)为首的向高高盛经济学家周一在一份报告中预测,从现在到2023年底,底再美联储将再加息四次,加息降息最终将利率维持在4.25%至4.50%区间,美联明年直至2024年才开始降息。储何次年

北京时间周四(9月22日)凌晨2:00,时转盛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向高哈祖斯目前预计,底再政策制定者将批准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是加息降息通常幅度(25基点)的三倍。

高盛还预测,美联明年美联储将在11月和12月各加息50个基点,储何次年然后在2023年加息25个基点,时转盛并在2024年降息一次。

最新预期与几个月前的情况有所不同,当时多数交易员认为美联储短期内仅会以75个基点的幅度加息两次。而今年6月和7月,美联储已经连续两次加息75个基点。

为何快节奏加息

在谈到美联储可能决定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时,高盛分析师团队指出,他们看到了计划改变的几个原因,如就业市场的强劲势头减少了对现阶段过度紧缩的担忧,美联储官员现在似乎希望在扭转过热方面取得更快、更连贯的进展,一些人还可能已经重新评估了短期中性利率。

尽管与许多其他专家一样,高盛经济学家最初也认为美联储将在7月之后缩小加息幅度,但在上周比预期更热的8月通胀数据出炉后,高盛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意外环比上涨0.1%,令通胀放缓的希望破灭,当月同比上涨8.3%,接近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对于美联储何时改弦易辙,高盛的观点基本符合分析师的普遍预期。

英国《金融时报》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合作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大多数知名经济学家认为,为了遏制通胀,美联储将把基准政策利率提高到4%以上,并将维持这一水平直至2023年之后,直到2024年甚至更晚才可能开始降息。

交易员们已经为超大规模加息做好准备

由于担心美联储会采取更激进的措施,在出人意料的通胀报告出炉后,美股当日大幅下跌,指数下跌1276点,创下自2020年6月以来最糟糕的一天。

目前,投资者已经在为美联储即将召开的政策会议做好准备。

交易员们押注官员们将再次批准75个基点的超大规模加息,一些华尔街人士甚至预期,美联储可能会加息整整100个基点。

  • Tag:

相关文章

  • 飙57%,中字头炸出第一天团!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国基金报 结束5连跌,恒指震荡企稳。恒生指数微涨0.57%,涨近100点,拿下17500点关口。港股市场热度有所衰退,恒指创出此轮反弹高
    2025-07-07
  • 乐视到底靠什么活着?

    东方甄选的成功难复制,乐视需要更强大的内生动力站在直播高点。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晓含来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乐视搬离了乐融大厦。正如乐视内部信
    2025-07-07
  • 中粮试错交易:菜籽油尾盘发力 突破新高

    市场简评今日商品市场多空分化,涨跌参半,股指期货再次联动走弱,四大股指呈现大幅下跌。其中1000股指期货跌幅最大,在多日下跌的背景下,今日延续下跌周期,盘中创开市以来新低。油脂方面,今日三大油脂走势分
    2025-07-07
  • 快赎回基金!10家公募\

    图片来源:北京证监局)公开信息显示,乾道基金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一家提供在线基金销售、投资理财的金融服务公司。根据Wind数据,在基金公司解约业务影响下,截至9月28日乾道基
    2025-07-07
  • Meta大中华区CEO梁幼莓:元宇宙GDP将达3万亿美元 商机从电商开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 上海报道 9月1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Meta大中华区CEO梁幼莓指出,元宇宙在2030年或可创造3万亿美元的GDP,当下商机将可从电商起步。梁幼莓表示,2020年1
    2025-07-07
  • 连续两天大跌后零跑汽车股价接近腰斩,市值已不足300亿港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9月30日,上市第二天零跑汽车再次迎来大跌。截至收盘,零跑汽车下跌幅度超过22%,为24.8港元/股。和零跑汽车IPO最终发售价48港元相比,已经跌去了48%,市值不足300亿港元。
    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