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强化防控措施,推进“一企一方案”,加快复工复产

最近,上海上海出台《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强化企方
4月19日上午10:00,防控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措施产市委常委、推进常务副市长吴清,案加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快复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工复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胡晓波介绍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强化企方
最近,防控上海出台《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措施产并建立了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推进启动实施复工复产。案加
记者询问:具体指引有何考量?快复目前遇到了哪些难点又如何解决?
张宏韬本轮疫情特别是3月中下旬以来,本市约有1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直保持封闭生产状态,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电力、芯片、医药和必要防疫物资生产等领域,数万名企业员工已经在厂区坚持封闭生产了将近一个月,十分辛苦,为保障城市基本运行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了贡献。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开始分类分批推动部分领域,尤其是具备封闭生产条件和疫情防控条件的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上海是重要的产业基地,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影响较大。比如汽车产业链,很多地区都希望上海相关供应链配套企业供应产品。在推进复工复产中,我们主要把握两个重点:
一是强化复工复产防控措施。严格的防护措施既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员工负责。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的具体内容已经发布,指引充分吸收了这一个月以来封闭生产企业在防控疫情方面的经验,也借鉴了兄弟省市好的做法,具体内容已经在相关网站上公布了。
由于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不同、场地空间不同、所处区域的疫情程度不同,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有一些要素是必须考虑的。
比如要实行厂区的分级分区分类管理,把中高风险和低风险区分开,同一等级区域要划小管理单元,减少不同区域人员的流动接触;又比如要提高人员筛查频次,及早发现、及早处置;企业人员解封返岗进厂前,要设置一定的静默期再进入生产状态,避免与现有生产人员交叉接触;要高度重视企业内外结合部的管理。
二是各方要共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无论是政府、行业组织、属地管理部门、园区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要行动起来,支持企业渡难关、保发展。
企业要制定“一企一方案”,统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也要创造条件,既要支持一家一户企业个体,也要关注企业群体,解决共性问题。
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不同行业和企业遇到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复工复产工作要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
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输、人员返岗、产业链配套等方面,比如人员返岗,有些关键岗位员工可能处于封控区,楼里有阳性病例,目前还不具备返岗条件,企业要补充配置其他人员解决;还有的主机企业可以复工,但零部件配套企业还不具备条件,物流仓储这些条件也需要逐步配套适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做大量协调工作,有的要寻找可替换的方案。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市区各级部门会根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发现的问题,做出一些制度性安排,特别是在国家有关部门赴上海工作组的指导下,在兄弟省市的支援下,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上海产业复工复产工作一定会稳步向前推进。
相关文章
港交所行政总裁最新发声!一则大利空,400亿巨头波司登大跌近9%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国基金报9月1日周四,港股九月首日大幅低开,盘初一度震荡上行,午前跳水跌势扩大,午后维持震荡。截止收盘,恒生指数收跌1.79%,报1952025-07-07再迎利好!三部门联手放宽预售资金监管,房企资金有望加速“回血”
财联社11月14日讯记者 李洁)房地产行业再迎利好政策。11月14日,银保监会、住建部、人民银行三部门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旨在明确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2025-07-07-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 来源:德林社2022年基金市场表现最差的权益类基金,恐怕是华宝基金旗下的华宝科技先锋混合,该基金目前在全市场权益类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一。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11月14日,华宝科技先锋混合A份额净值跌幅2025-07-07
- 【#探访幼儿园开学首日#:有家长不停刷手机看孩子消息】9月1日开学首日,小朋友们也要迈出家门首次进入幼儿园,@紧急呼叫走上北京街头采访了多位家长。面对首次与孩子“长时间”分离,许先生称今天经常拿起手机2025-07-07
日元贬值引发企业“高物价破产”潮 大规模刺激对经济提振或有限
因物价攀升,日本国内中小企业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11月11日,据日本央行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持续飙升叠加日元大幅贬值,日本企业物价指数连续20个月同比上涨,10月同比上升9.1%至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