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IMF年内连续第三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速,抗通胀是各国首要任务

7月26日,年内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布的续第《世界经济展望报告》(WEO)中再次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甚于以往的次下背景下,IMF此次预测同时给出了基准情境下的调全经济增速预测和另一种情境下的预测。
在基准情境下,球经IMF将2022年的济增经济增速预期较4月时再下调0.4个百分点至3.2%,并将2023年的速抗首任经济增速预期也从4月的3.6%大幅下调至2.9%。
在另一种可能的通胀替代情境下,也就是各国包括俄罗斯对欧洲切断天然气供应在内的一些风险成为现实后,2022年和2023年的重磅全球经济增速更将分别下降到2.6%和2.0%左右。在这种情境下,年内连美国和欧元区明年的续第经济增速都将接近于零,并因此给全球其他地区带来负面影响。次下
IMF指出,调全全球经济前景的风险压倒性地倾向于下行:俄乌冲突可能导致俄罗斯突然停止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如果劳动力市场仍然过于紧张,或者通胀预期脱锚,又或者通缩的成本高于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可能会居高不下;全球金融状况趋紧可能导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债务危机激增;新一轮疫情扩散和由此导致的封锁可能会进一步抑制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粮食和能源价格飙升可能导致广泛的粮食不安全和社会动乱;地缘政治分裂可能会阻碍全球贸易与合作。
在应对政策方面,IMF称,随着物价上涨继续挤压全球各地的生活水平,抑制通货膨胀应该是决策者的首要任务。紧缩货币政策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实际经济成本,但拖延只会加剧这些成本。同时,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也会有助于缓解(通胀)对弱势群体的影响。不过,由于疫情导致政府预算捉襟见肘,这些财政政策需要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政府支出来实现。紧缩的货币条件也将影响金融稳定,需要明智地使用宏观审慎工具,债务解决框架的改革也因此变得更加必要。此外,随着疫情持续,还需继续提高疫苗接种率。
年内连续第三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IMF称,基准情境预测中虽然今明两年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全球人均GDP都出现下降,但并不会出现全球经济衰退。
IMF经济顾问兼研究主任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出,这一增速下调主要反映了世界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和欧元区的增长停滞对全球前景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而言,他称,在美国,家庭购买力下降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将使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下降到2.3%和1%,比4月分别下调1.4和1.3个百分点。在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下调至2.6%和1.2%,比4月分别下调0.2和1.1个百分点,反映出俄乌冲突和紧缩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其他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也被全面下调。比如,日本今明两年增速预期均为1.7%,分别被下调0.7和0.6个百分点;英国今年增速预期为3.2%,但明年增速预期骤降至0.5%,分别比4月下调了0.5和0.7个百分点;加拿大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期也分别被下调0.5和1个百分点至3.4%和1.8%。
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修正幅度相应较大,今明两年分别被下调0.8和0.6个百分点。其中,印度今年的经济前景被下调了0.8个百分点至7.4%,此次下调主要反映了不利的外部条件和更快的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而其他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基准情境下的2022年经济增速整体被上调,新兴和发展中欧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中东和中亚地区以及今年的经济增速分别比4月WEO上调了1.5、0.5和0.2个百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今年的增速预期与4月时持平。
而在另一种可能的替代情境下, IMF使用了二十国集团(G20)模型,用于进一步分析四种合理的下行风险出现时的经济影响。这四种风险包括:针对俄罗斯的日益严厉的制裁导致俄罗斯石油出口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比基线情境下再下降30%;由于欧洲国家禁止进口,或者俄罗斯减少供应,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到2022年底时降至零;通货膨胀预期持续上升;由于政策制定者对高通胀的反应和投资者的担忧,金融状况趋紧,推高了主权债和企业债的风险溢价和期限溢价。
高通胀预计将持续更久
与4月展望一样,IMF再次调高通胀预期,并重申高通胀预计将持续更久。
古林查斯称,尽管经济活动放缓,但全球通胀却继续被上调,部分原因是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IMF预计,今年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率将达到6.6%和9.5%,分别比4月时上调0.9和0.8个百分点,并预计将在更长时间内继续抬升。报告称,发达经济体2022年的通胀预期上调幅度较大,主要受英国(上调2.7个百分点至10.5%)和欧元区(上调2.9个百分点至7.3%)等主要经济体整体通胀预期大幅上升的推动。IMF预计美国2022年的通胀率为7.7%,2023年降至3%。同时,古林查斯称,许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范围也正在扩大,反映了供应链中断和劳动力市场一直以来的紧张所导致的成本压力增加的影响。
报告还指出,IMF的基本预测是通胀将在2024年底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然而,有几个因素可能导致通胀继续保持势头,并进一步提升长期通胀预期。
具体而言,IMF称,俄乌冲突对食品和能源带来进一步的供应冲击,由此导致的价格上涨可能会大幅增加整体通胀,并传递到核心通胀,引发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这种冲击如果足够严重,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与高通胀、通胀持续上涨并存(滞胀)的情况,不过IMF称,滞涨不是其基准情景的一部分。
此外,IMF指出,在一些经济体中,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处于历史高位,工人可能会因为生活成本的增加而越来越多地要求获得更多补助。企业可能有一定的能力通过降低利润率来消化更高的劳动力成本,特别是在价格上涨先于工资上涨的情况下,或者有些企业处在拥有垄断权的行业中时。但如果以上两种情况不成立,工人的要求可能会传导成为更高的通胀,并引发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风险。
相关文章
- 多重复杂的变量下,面板企业正在优化产能布局、调节稼动率、拓展新市场,通过各种降本增效的措施度过冬天。今年以来面板行业处于低谷期,近日陆续发布的企业半年报中也透露着寒意。面板价格下行的环境下,企业业绩承2025-07-07
机构打响A股保卫战!基金权益平均仓位超80%,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高达1067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宋婕 陈锋 北京报道截至4月22日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086点,涨0.23%。市场持续震荡,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1062025-07-07- 【苹果因不送充电器 被巴西法院判赔一客户约7000元】近日,巴西戈亚尼亚市一家法院裁定,苹果公司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必须赔偿一名没有获得充电插头的iPhone买家5000巴西雷亚尔(约合6943元)2025-07-07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圆一圆董秘梦,干了5个月,这位董秘又辞去了董秘职务,干回了证代老本行,辞职原因为“个人家庭原因”。4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董秘邓娜女士因个人家2025-07-07
MSCI中国指数季度调整9月1日生效 业界认为年内外资将持续流入A股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MSCI8月份的指数季度调整将于8月31日收盘后实施,9月1日生效。根据历史经验,为减少指数跟踪误差,被动型资金通常会在8月31日调仓。今年以来2025-07-07国寿集团迎来“白蔡配”!中国信保蔡希良履新党委副书记,总裁袁长清或将退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 | 吕文琦4月22日,保险集团下称“国寿集团”)迎来新任党委副书记蔡希良,国寿集团正式进入“白蔡配”时代。界面新闻从国寿集团官网获悉, 4月22日,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主要负责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