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到浪尖 增额终身寿险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5-07-06 19:48:4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来源:北京商报“3.5%即将淡出,成为历史的稀缺品”“跑的过银行利率的产品快要下架了”“XX人寿紧急通知,两款增额终身寿险所有年期全国停售”……11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银保监会的一纸通报 。

来源:北京商报

“3.5%即将淡出,风口成为历史的到浪稀缺品”“跑的过银行利率的产品快要下架了”“XX人寿紧急通知,两款增额终身寿险所有年期全国停售”……11月20日,尖增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额终随着银保监会的身寿一纸通报,增额终身寿险要下架的险何消息在部分保险代理人的朋友圈刷了屏。

一波一波的去何炒停售,到底是风口真是假?随着监管一次又一次点名,增额终身寿险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到浪

频频被点名

终身寿险是指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且保险期间为终身的尖增人寿保险。增额终身寿险,额终顾名思义,身寿指的险何是在投保人生存期,每年保险金额都会增加的去何终身寿险。

随着预定利率4.025%的风口年金险被叫停,凭借着“灵活减保”“保额稳定增长”等优势,增额终身寿险逐渐走进消费者视野,成为新晋“网红”产品。而在银行存款利率降低、基金收益欠佳、银行理财大面积“破净”的情况下,增额终身寿险乘势而起,逐渐撑起寿险公司保费规模的一片天。

《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终身寿险占人身险银保业务期缴产品年度销量前十中的七席,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产品。曾有寿险公司总经理向媒体透露,今年上半年,该公司85%以上的保费收入来自增额终身寿险。

不过,随着增额终身寿险销售规模的快速扩张,风险点也由此暴露,出现了噱头营销、销售误导、利用加保规则变相突破定价等问题,也引起了行业对其快速发展的风险担忧。银保监会更是屡次在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等通报中点名增额终身寿险。

11月18日,银保监会在通报中表示,随着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受到市场关注,个别公司激进经营,行业恶性竞争现象有所抬头。

在今年2月发布的《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中,银保监会指出了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超过定价利率,存在严重误导隐患;增额终身寿险的减保比例设计不合理,加保设计存在变相突破定价利率风险。

除了监管部门,近期,中国精算师协会也发出消费提示,指出有的保险营销员在销售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过程中涉嫌误导性宣传,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请消费者予以警惕。

蕴藏多重风险

从根本上来说,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有三个——死差、利差、费差。

简单理解,利差是保险资金实际投资收益率和预定利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盈余或亏损,分为利差益及利差损。费差与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有关,是实际的费用率和预定费用率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盈余或亏损,分为费差益和费差损。

从银保监会近期通报来看,增额终身寿险的利差和费差是重点关注的问题。银保监会表示,各公司应该重点排查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公司近五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等。并要求保险公司于12月15日前报送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专项风险排查报告。

同时,银保监会叫停了弘康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和小康人寿3家保险公司的4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要求立即停止销售有关产品,并进行全面排查整改。银保监会人身险部指出,弘康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共2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定价假设的附加费用率较实际销售费用显著偏低。小康人寿2款增额终身寿险,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与经营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将矛头直指费差和利差。北京商报记者就产品下架及整改问题向上述公司发函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对于银保监会要求各公司排查报送,国君非银分析师刘琦欣、谢雨晟等在相关研报中表示,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为提高产品竞争优势,在销售增额终身寿险过程中存在提高保额复利设置、支持全额减保、费用大幅超支等问题,将受到重点监管。

业内一位精算师则表示,这是监管在预警部分保险公司增额终身寿险的利差损和费差损,由于部分中小公司依赖保费规模,如果投资收益水平难以匹配预定利率,未来偿付能力会承压。

或出现利差损

增额终身寿险是一种重资产投入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利率或长期处于低位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压力是巨大的,容易带来利差损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市场上的一些热销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终身保额复利率接近3.5%,保险公司在经营增额终身寿险过程中,真的会面临利差损吗?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指出,大多数情况下,增额终身寿险的保单利益是以现金价值为基础,所以,保额按照接近3.5%复利增长,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不受其投资收益的影响。

同时,杨泽云表示,确实有不少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号称按照接近3.5%的复利增加。但一方面,基本上保险期限都在30年以上(3.45%左右),要达到3.48%的复利收益,基本上都要到50年以上。而现实中,可能很多人是准备在投保后10年或者20年以内就通过减保的方式获得现金,此时的现金价值收益距离3.5%较远。

对于增额终身寿险是否会带来利差损问题,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这要看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如果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较强,在经营增额终身寿险过程中还是有利可图的,如果保险公司投资能力比较弱,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回报,就有可能造成利差损。

刘琦欣、谢雨晟则在相关研报中表示,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增额终身寿险作为具有保证收益且长期收益可达3%以上的高度稀缺产品,预计短期受到市场追捧;但同时对保险公司而言,增额终身寿险面临较大的利差损风险。

理性看待“炒停”

谈及增额终身寿险后续的发展,徐昱琛表示,从银保监会要求来看,保险公司需要自查是否触碰三条“红线”,分别是: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公司近五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如果产品存在触碰上述“红线”的情况,可能需要按要求下架。

对于未来的产品设计,徐昱琛表示,未来产品定价利率和产品的附加费用率等会有更严格的限制,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未来要设计高性价比产品会有比较大的难度。

刘琦欣、谢雨晟则认为,预计长期保险公司将考虑降低预定利率或降低减保权益限额等来应对利差损风险。

从当前市场反应来看,虽然银保监会只是要求4款产品下架,却有不少保险营销人员在朋友圈制造焦虑,声称“3.5%即将淡出,成为历史的稀缺品”“部分产品将要下架停售”。

对于保险营销人员的炒停行为,上述精算师表示,需要消费者理性看待,增额终身寿险只是保障工具,重点不是产品稀缺性和产品好坏,而是消费者是否真的有保障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李秀梅

  • Tag:

相关文章

  • 斑马众盟营销公司为网络交易经营者有偿删除差评被罚25万元

    斑马众盟营销公司为网络交易经营者有偿删除差评被罚25万元11月17日,湖北省恩施市市场监管局曝光了一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其中涉及斑马众盟营销公司为网络交易经营者有偿删除差评案。当事人2021年9月
    2025-07-06
  • 小音咖成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1.9万余元

    中国网财经9月22日讯记者 钟文鑫)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消息,近日,小音咖关联公司上海艺齐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9万余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天眼查显示,上海艺齐来文化
    2025-07-06
  • 穷游网创始人:疫情不是所有东西的背锅侠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9月21日,穷游网创始人兼CEO肖异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专访时称,疫情不应该成为所有东西的背锅侠,疫情给旅游平台带来一种巨大的变化,变化中就看谁能适应并找到出路。疫情之前穷游
    2025-07-06
  • 小米史上最强!小米Civi 2前置双3200万像素自拍镜头

    小米Civi 2定档9月27日下午2点发布。随着发布时间的临近,小米官方也陆续放出了更多关于新机的信息。9月22日,小米手机官宣,小米Civi 2前置了双3200万像素自拍镜头,是小米史上最强的自拍配
    2025-07-06
  • 信利国际11月23日斥资377.04万港元回购276.8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2025-07-06
  • 加拿大人口调查数据显示原住民生活条件更差

    加拿大统计局当地时间9月21日发布的原住民人口调查数据显示,与其他社区相比,原住民生活条件更差,且很少有人把本民族语言作为母语使用。根据这份2021年人口调查数据,加拿大三大原住民社区,第一民族、梅蒂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