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超预期引发大抛售,三大股指均创两年多来最大单日跌幅

在美国劳工部公布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意外上升后,美国美国股市周二遭遇了自新冠疫情以来最严重的通胀抛售。投资者担心,超预创两美联储需要采取更激进的期引措施来应对价格上涨。
截至收盘,抛售指数下跌1276.37点,大股单日跌幅或3.94%,指均最至31104.97点;标普500指数下跌4.32%,年多至3932.69点;科技股占比较重的美国指数遭受重创,暴跌5.16%,通胀至11633.57点。超预创两科技公司对利率更加敏感,期引因其估值主要建立在未来的抛售增长前景上。
当天三大股指均创下2020年6月11日以来的大股单日跌幅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的指均最11个板块全部下跌,收盘时仅有5只股票上涨。
Facebook META母公司Meta Platforms和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均下跌9%,(BlackRock)下跌7.5%,公司下跌7.2%,下跌7%。
与美联储利率走势密切相关的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二收盘上涨0.18个百分点至 3.75%,创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债券价格和收益率呈反向波动。
当天早些时候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8.3%,低于前值的8.5%,但高于预期的8%;剔除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6.3%,高于前值的5.9%和预期的6%。
环比来看,8月美国CPI上涨0.1%,高于前值的0%;核心CPI上涨0.6%,高于前值的0.3%。市场预期分别为-0.1%和0.3%。
这一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正在放缓,但速度不及经济学家预期。这让投资者认为,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长,加息幅度也可能比预期的要大。该央行将于9月20-21日召开下次议息会议。
资产管理集团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的研究主管佩隆(Matt Peron)表示,新出炉的CPI报告对股市而言无疑是负面的,“高于预期的报告意味着,我们将继续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压力……正如我们在过去几个月中警告的那样,我们还没有走出困境,将在股票方面继续持防守态势。”
数据发布后,市场明显上调了对美联储在下周会议上的加息预期。
北京时间周三凌晨3:27,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的数据显示,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从一天前的91%降至60%,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从0升至40%。
与此同时,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在11月会议上继续加息至少7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69.3%。
自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累计加息2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区间从近零水平提升至2.25%-2.5%。其中6月和7月的会议上连续加息了75个基点。
美联储官员此前承诺,将尽其所能遏制物价上涨。这让投资者担心,美联储更激进地加息或导致美国经济“硬着陆”。
北方信托资产管理公司(Northern Trust Asset Management)北美首席投资策略师希普利(Chris Shipley)表示,如果美联储不得不采取更大幅度的行动来应对通胀,那将加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昨日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参会人员不仅有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还有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5-07-06
- 财联社11月24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三11月23日),乌克兰电网公司Ukrenergo宣布,在遭到俄罗斯大规模导弹袭击之后,乌克兰全境进入停电状态。此外,基辅市长宣布,基辅所有地区暂停供水。当2025-07-06
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明确下一步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总体思路 16条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刘 琪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做好2025-07-06- 中新网11月2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11月25日,中消协发布2022“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丰巢、波司登、资生堂等企业被中消协点名。监测发现,今年“双11”活动期间,消费者高频吐槽主要集2025-07-06
扫地机器人越卖越贵,为什么生产商科沃斯、石头科技却越赚越少?
自动清洁类小家电已出现多年,扫地机器人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细心的消费者一定留意到,扫地机器人价格带也从最早的1000-2000元有了明显上移。目前,主流品牌如科沃斯603486.SH)旗下添可、石头2025-07-06- 参考消息网11月25日报道 据路透社11月24日报道,欧盟各国能源部长24日就将天然气价格上限设定在每兆瓦时275欧元的计划争吵不休,他们正在努力研究该限额在这一水平上的有效性、它对供应的影响以及削减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