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上班,通勤往返3小时还是就近租房6500?

编辑 | 施智梁
早上7点30分出门,北京先是上班骑共享单车到地铁站,再换乘两次地铁,通勤家住北京天通苑小区的往返孙甜一路连跑带赶,才堪堪在9点前走进公司的还近大门。
来自东北的租房孙甜是一名“北漂”,这样单程1.5小时的北京通勤生活,她已经过了三年,上班“每天早上都是通勤慌慌张张,抢共享单车,往返地铁再挤也要抢着上,还近每天都是租房新的挑战。”
家住北京的北京赵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他也遇到了极限通勤的上班问题。“每天上班要坐27站地铁。通勤”他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公司在北京西北五环之外,每天上班都要经历两个小时以上的地铁通勤。
数年的长时间通勤让赵文的身体吃不消了,他告诉《财经》记者:“我现在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一个月6500,上班走路就10分钟,我宁可花钱租房,也不挤地铁了。”
据统计,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平均通勤时耗为36分钟,有超过1400万人承受着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百度地图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披露的数据。
“1400万人极端通勤,这个数字不夸张,毕竟北上广深就有一定比例,再加上其他一线城市。比如我本人,每天要开车跨江,早高峰没有一个小时是搞不定的。”资深交通专家、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对《财经》记者表示。
按城市来分,北京是全国“极端通勤”人口最多的城市,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达到30%。北京的单程平均通勤时间是48分钟,通勤距离为11.3公里。
北京通勤最久,重庆天津不输一线
赵文所在的公司地处北京西北五环之外,他每天上班都要经历两个小时以上的地铁通勤。因为北京地铁4号线南段特别挤,他往往要等4趟-5趟地铁才能上车,“几乎只有人上车,没人下车,那个挤,说是沙丁鱼罐头一点不夸张。”
上班的拥挤让赵文非常难以忍受,为了下班的时候避开拥挤的人流,赵文往往有意加班到九点半以后,因为根据公司的规定,九点半以后打车可以报销。但纵然九点半以后北京的车流已经减少了很多,赵文打车回家还是需要40分钟,不过在他看来,这比2小时的地铁上班之旅要轻松很多了。
“可不管怎么算,睡眠时间都被牺牲了。”赵文对《财经》记者感慨,项目一旦忙起来,每天休息的时间可能只有5个小时,如果上下班通勤的4个小时可以用来休息,精气神都会不一样。
作为首都,北京的通勤时间在全国也排名首位。
《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平均通勤距离11.3公里,同比增加0.2公里,是全国通勤距离最长的城市,平均通勤时间是48分钟。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智能交通所高级工程师雷方舒介绍,五六环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的占比要高,尤其像回天以北、通州、大兴,都是极端通勤占比略高一些的区域,当然最高的还是北三县、燕郊地区的通勤者,极端通勤十分严重。
《北京日报》在2022年3月报道,目前每天跨区域进京通勤人数约40万,其中北三县最多,平均进京通勤时间超过100分钟。
极端通勤的普遍,反映工作和居住空间的分离。2021年,北京职住分离度达6.6公里,接近深圳的3倍,也远超过同级别城市的平均职住分离度(4.2公里)。
这和北京的面积有关,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接近上海的三倍。尽管上海比北京的人口更多,但北京的人口密度显著低于上海,仅为0.13万人/平方公里,极端通勤的比重也更高。
在通勤时长上,紧随北京其后的是上海和重庆,单程通勤耗时达到40分钟,广州、成都、天津和青岛为39分钟。在通勤距离方面,仅次于北京的是上海、重庆和成都,单程平均通勤距离为9.5千米,随后是广州的9.1千米。
令人意外的是,重庆、天津、青岛等城市的打工人,面临的通勤压力甚至超过了广州和深圳。
《报告》显示,重庆60分钟以上通勤比例为17%,天津的比例相同,青岛为16%,位列极端通勤的第3-第5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超过广州和深圳。
通勤快线是解药吗
由于小区距离地铁站比较远,孙甜每天3小时通勤的第一步,从搜寻共享单车开始。时值早高峰,能发现一辆单车都能让她欣喜万分。
前往地铁站的不长不短的路途,成了困扰不少通勤者的问题。《报告》指出,轨道站外时间占全程出行时间的比重高,交通接驳正成为整体公交服务能力提升的瓶颈。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职场人居住与通勤调查报告》也发现,住处“离地铁站太远,需要步行20分钟以上才能到地铁站”,是通勤者普遍抱怨的事情。
大城市的主要通勤方式是地铁。根据交通部统计,上海地铁2021年全年客流量为35.70亿人次,北京地铁为30.66亿人次,广州地铁为27.90亿人次,深圳地铁为21.86亿人次。全年总客流在10亿至20亿的还有成都、重庆、西安、武汉。
《报告》发现,2021年北上广深平均通勤距离9.4公里,同比此前一年的增幅显著,达0.4公里。
严峻的是,和2020年对比,大部分城市的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都有所增加,这说明极端通勤的情况更加严重了。
杨涛认为,大城市普遍缺乏“穿心快线”,即郊区到市中心的大站快线。如果建一条快线地铁,一小时最起码解决8万到10万人的出行问题。大城市最宝贵的就是通道资源,现在应该寸土必争,只要有可能的通道,都应该优先考虑增加地铁快轨,而不是考虑到地面交通拥堵,继而增加快速路。
“穿心快线的速度快多了,一般的地铁时速是30-35公里,穿心快线的最高时速是160公里,平均时速是60-7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本来一个小时的路程,就缩短到半小时了。”杨涛对《财经》记者表示。
比如极端通勤问题突出的环北京区域,北三县进京缺少快速直联直通的轨道交通,东部地区高铁、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均未连接至北三县,平谷线2025年建成,远水难解近渴。小汽车进京占比高达35.2%,是中心城区的2.5倍,导致东部进京通道京通快速路-通燕高速部分路段常发拥堵。
为了解决极端通勤,北京正着手为北三县跨区域进京通勤提速,加快推进市郊铁路副中心线东延至北三县,加快公交走廊建设,增设进京公交专用道。
“从世界上几个都市圈案例看,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通勤时间基本维持在1小时左右。”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综合所所长李春艳表示,按此发展规律,北京通勤圈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到50公里圈层范围。但通勤的“忍耐时间”不会无限拉长,通勤圈范围内还应大力发展大容量区域通勤快线,提供快速便捷的通勤服务,才能可持续发展。
(应受访者要求,孙甜、赵文为化名)
相关文章
- 来源:经济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与保险业转型的双重影响下,近两年来,寿险业整体增速放缓,保险代理人规模持续收缩。在放慢前行脚步的同时,保险机构也在积极主动寻求产品、渠道、服务等方面的转型之路。当前,寿险业2025-07-06
- 作者: 邹臻杰[ DRGs和DIP这两种付费模式仍未解决诊疗的实际有效性。为此,试行按疗效付费,从理论上应该是期望的良好模式,但推行过程中难度较大,建立疗效评价标准是关键。 ]随着按疗效价值付费陆续在2025-07-06
- 当地时间15日,亚美尼亚国防部发布消息称,阿塞拜疆军队于当日凌晨时段在两国交界地带利用各种口径武器向亚美尼亚阵地进行了开火射击。阿塞拜疆国防部则表示,亚美尼亚方面向阿塞拜疆阵地开火射击,阿塞拜疆军队予2025-07-06
联想将于明年推出衍生智能手机品牌ThinkPhone 代号Bronco
本文来自cnBeta联想在十年前从 Google 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并为这个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出了不少性价比极高、市场叫座的优秀产品。以 Moto 品牌为切入点推动手机业务之外,联想还推出了主打2025-07-06-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岳林炜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方晴]日本《读卖新闻》21日报道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当日上午宣布任命松本刚明出任总务大臣,接替因政治资金问题被迫辞职的寺田稔。寺田稔是继经济再生担当2025-07-06
- 三星宣布,Samsung Wallet三星钱包)今年将新扩展到 13 个国家和地区。三星钱包是一个数字钱包,Galaxy 用户可以将他们的数字身份证、支付卡、会员卡、钥匙等放在一起。三星钱包于今年 6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