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适50亿元 投资加速技术转移 医疗器械“买买买”模式 还能持续吗

作者: 钱童心
[ 在医药行业,买买买早期通过这种“买买买”的健适加速技术模式推动的如再鼎医药。但资本的亿元医疗注入使得收购标的价格水涨船高,企业收购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主要依靠全球引进的转移模式逐渐失去吸引力。 ]
11月13日,器械健适医疗总投资50亿元的模式无锡基地项目正式启用,预计3~5年后形成超百亿产值医疗产业规模。持续
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买买买医疗器械,前两年通过资本的健适加速技术迅速扩张收购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资本驱动的亿元医疗医疗器械平台,不过随着这两年资本开始收缩,投资健适医疗的转移这种依靠收购发展的模式也正在受到更大的挑战。
公开资料显示,器械目前健适医疗旗下的模式成员企业包括健适无锡、健适大湾区、天津瑞奇、南通华尔康、江苏尼科、泓懿医疗、聚赢惠康、Genesis MedTech Innovation、Genesis Shockwave、GVascular等。
在众多的收购中,健适医疗今年2月对心脏瓣膜企业苏州杰成的收购尤其受到业内和资本市场的关注,这项收购规模达到20亿元左右。通过收购苏州杰成,健适医疗踏进了目前最火热的心血管器械赛道——结构心。
不过杰成曾是一家创业失败的公司,团队最终因与投资人的矛盾而解散。此前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健适花了高昂的代价收购一家倒下的企业,其中也不乏资本运作的成分。公开资料显示,创始人李革是杰成医疗的投资人之一,而药明康德也支持了健适医疗收购项目。
健适医疗近年来另一项值得关注的引进项目为美国上市公司ShockWave的“血管内冲击波”钙化处理技术,健适获得了该项目的中国独家代理权。据介绍,ShockWave的产品也将借助健适无锡的研发生产基地进行技术转移和国产化。今年以来,该公司在纳斯达克的股价涨幅接近40%。
多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目前全球资本都开始收缩的大环境下,健适这类靠资本运作和收购来支撑的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豪华版消耗资源是否能与融资能力相匹配是一个问题,毕竟医疗器械是长周期的。”一位资深医疗器械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健适医疗由前波士顿科学中国CEO王欣创立,在上述人士看来,尽管王欣拥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但是他的短板也很明显,就是对研发的了解以及对资源的组织能力。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健适基本没有原研的产品,而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是创新,这恰恰是健适缺乏的。“在基础研究和产业转化方面应该要有一个平衡点。”他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我认为原研的价值就在于稀缺性和潜在的垄断效应,如果只是资本运作,那么很难保证购买项目的质量都一如既往的好,只能跟风买买买。资金方面的损失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还会错过时机,当产品上市时就面临一片红海。”
也有业内人士称,健适依托背后强大的资本,可以提升容错率,仍然具有优势。
在医药行业,早期通过这种“买买买”的模式推动的如再鼎医药。但资本的注入使得收购标的价格水涨船高,企业收购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主要依靠全球引进的模式逐渐失去吸引力。近一年来,再鼎医药股价下跌近56%。
“健适现在的扩张仍然受益于前一阶段资本推动的时代,现在大资本出不了钱,他们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再大手大脚地花钱可能不会得到投资方的通过。”某国内医疗器械厂商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的每一分钱都得省着花,花在刀刃上。”
相关文章
-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李晶晶 广州报道继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暂行办法正式颁布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实施细则也于近日正式下发。记者从业内获悉,11月21日,银保监会在业内下发《2025-07-06
- 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3月29日,亿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745.46万元增加至828.29万元,增幅11.11%。企查2025-07-06
- 新一轮本土疫情反弹对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稳增长政策有望继续加码。受国内多地疫情散发和地缘政治冲突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放缓。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2025-07-06
-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谢希瑶、于佳欣)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31日说,针对本轮疫情对外贸企业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继续狠抓稳外贸政策落地见效,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2025-07-06
-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中通快递02057)“买入”评级,基于毛利率优于预期,上调今年每股盈利预测3%,目标价由280港元升至285港元。公司Q3总收入同比增21%至89亿元,季内包裹量增12%,单票2025-07-06
- 据新华社消息,知名教授的推荐信、短期产出高水平论文的学术培训、世界500强企业的实习经历……记者近日在江苏南京调查发现,只要花上几万元费用,便可快速获得相关经历的加持。不少留学中介机构推出一系列所谓“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