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嫌贵停用?知网被指知识垄断,部分高校年交费上百万

学术界苦知网久矣。中科指知
近日,院嫌用知一则“中科院因近千万的贵停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信息在网络上流传。
一张落款为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的网被万图片显示:2021年,中科院集团在知网数据库的识垄上百订购费用已达千万级别。2022年,断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同方知网”)就费用、分高订购模式展开积极讨论,校年但未取得有效成果。交费
图源:新浪该系消息一出,中科指知迅速引发广大网友热议。院嫌用知“连中科院都嫌贵。贵停”“中科院带头,网被万换换口味,识垄上百好事!断部”有网友表示。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4月18日,中科院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消息属实。而据中新经纬报道,知网同日回应称该消息不属实。
4月17日,中科院某研究所在读博士王利伟(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己近期已收到“停用知网”的相关邮件,同时院所提供了使用维普数据库(下称“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下称“万方”)的替代方案。
4月18日,时代周报记者分别致电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中科院综合处,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对此事不清楚。中科院新闻处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掌握相关信息,正在了解过程中。
同日,时代周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知网,工作人员称相关负责人将与记者联系。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另寻数据库替代?
上述网传图片显示,迫于高昂的续订费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考虑通过维普和万方对 CNKI数据库(知网数据库)形成替代保障。
“最近,我们所里发了邮件教我们怎么用万方,说以后用不了知网了。”王利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该邮件中明确表示“CNKI(知网)数据库从今年4月21日起暂时停止使用,院文献情报中心视情况研究决定是否恢复使用。”
图源:受访者供图作为自然科学类博士生,王利伟表示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很少使用知网,日常多查看国外文献资源,所以此事对自己影响不大。“也许人文社科类使用的比较多。”
“我平时确实会大量使用知网,每天都用,知网能基本满足我的论文阅读需求。”4月18日,北京某高校人文社科类博士生杨悦(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她认为知网的收费确实不合理,并发现其所在学术圈不少人在了解到此事件后拍手叫好,反对知识垄断。
“我也觉得挺好的,要想反垄断的话,总是要有实力的组织打响第一枪。”杨悦表示。
事实上,这并非知网首次因为收费问题引发关注。去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知网维权”事件就曾引发热议。赵德馨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经济史学家。知网未经赵德馨本人同意,便擅自收录其100多篇论文,赵德馨将知网告上法庭。
最终,赵德馨胜诉,获赔70余万元。随后,知网道歉并下架了赵德馨的文章。
据媒体报道,4月18日,赵德馨再发声,表示知网在发布说明并向其道歉后,再未与其商讨过论文上架事宜。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认为,知网下架赵德馨文章的做法欠妥,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知网也未经他本人同意将其学术成果上传至平台。
费用不断攀升
学术界苦知网久矣。据媒体报道,此前,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曾发布过相似通知。
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曾通过官微发布《图书馆关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暂停下载的补充说明》,称“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CNKI)公司的谈判不成功。”
武汉理工大学表示,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武汉理工大学的报价每年价格涨幅都超过10%,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图书馆与中国知网(CNKI)公司的谈判非常艰难。”
“订购费用要看每个单位具体的购买情况。”4月18,某高校图书馆老师李玉(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知网向高校出售学术期刊、会议等多种资源,各高校需求不同,采购情况和支付费用也存在差异。每年,知网数据库都会更新,价格也相应上涨,学校相关部门会与知网积极沟通,维护学校师生的利益。
购买知网数据库究竟需要多少钱?时代周报记者通过查阅中国政府采购网发现,多数高校每年采购知网数据库的价格通常在几十万至上百万元。以南京大学为例,该校采购2022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服务的成交金额为103.4万元,而上一年的成交金额为100.7万元。
图源:中国政府采购网除高校外,还有一些非科研单位也是知网的客户。时代周报记者随机查阅《青岛市图书馆中国知网学术资源数据库项目成交公告》,显示成交金额为38万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知网数据库使用权采购项目成交公告》显示成交金额为21万元。
图源:中国政府采购网“知网主要的模式是用户收费,它主要面向大学和研究机构,另外还有一些企业。”4月18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网的价格是和知识使用机构经过市场化博弈的结果。知网将全国的知识数据集合,再分发,起到了平台中介的作用,为研究机构提供了便利。早期知网数据库规模较小,价格能为使用机构接受,随着平台的扩大,机构需求量也在增大,数据价格也不断升高,致使某些单位难以承担。
天眼查显示,知网所属公司为同方知网。同方股份有限公司(600100.SH,下称“同方股份”)年报显示,同方知网由同方股份合并持股100%。据同方股份2020年年报,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为11.68亿元,毛利率53.9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方股份2021年半年报显示,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为4.96亿元,毛利率51.3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9亿元。
垄断地位如何打破?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学术平台,知网在学术界“一家独大”,国内同类型数据平台维普、万方等难望其项背。
知网官网显示,知网是全球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和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目前在国内高校(含职院)、科研机构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9%。
李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平台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知网的特点是大而全,由于诞生时间较早,大部分人认为知网是国家项目,学生使用知网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
杨悦也表示自己常用知网,很少使用维普、万方等同类型平台,感觉其他数据库的内容不如知网全面。
“知网现在已在国内形成垄断地位,它利用垄断地位抉取了很高的利润,对知识共享的数据库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阻碍。”张孝荣认为,知网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间存在冲突,同时其市场地位和“会员收费”的经营模式不协调,这种经营模式虽然在理论上符合商业逻辑,实际却对用户造成了巨大伤害。
在张孝荣看来,破除知网垄断地位,还需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对知网加强舆论监督,挖掘其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
相关文章
- 盘和林:私域运营谨防陷入流量急于变现误区作者 盘和林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在企业营销过程中,流量一直是商家竞争的关键,其最早是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传2025-07-06
飞宇科技IPO:大客户实控人与首发股东重合 利益相关方“组团”入股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经济参考报“在这些外部股东的加持下,飞宇科技IPO进程快速推进,公司由之前的“飞宇化工”变身为一家“医药科技”公司。这场IPO资本局背后,2025-07-06- 优点互动(IDEX.US)表示,该公司董事会已授权重组中国业务,包括重组在中国的资金和业务线、关闭已失效的实体,并将某些监管风险和运营困难降至最低。优点互动称,进行重组的原因是电动汽车行业竞争环境、全2025-07-06
- 据海南省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9月22日发布的通告,鉴于儋州市当前疫情已转为常态化防控,遵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以下简称《方案》)规定,有序恢复儋州市景区景点和旅行社服务网点)正常2025-07-06
议价能力差,原材料供应存隐忧!IDG突发入股,Growatt能否俘获港股投资者的心?
11月23日消息,Growatt于近期通过港交所聆讯,瑞信、为联席保荐人。根据公告,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Growatt专注光伏、储能逆变器销售,半年赚了近4亿Growatt于202025-07-06发改委: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 探索构建生态治理多元投入机制
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9月22日,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张骅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统筹治理的思路,我国将生态领域中央投资专项从林、草、沙、湿等单项工程,调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