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冲昏头脑网 > 探索

中信建投策略|迎接开门红,重视1月领涨行业

冲昏头脑网2025-07-05 19:08:40【探索】2人已围观

简介春季行情下半场,假期消费复苏超预期、节后生产端回暖及政策支持预期等多条线索预计将轮番演绎。假日消费复苏良好已获验证,节后复工旺季可期带动高端制造排产向上、传统制造及周期品弱复苏,同时地产链、信创等数字

春季行情下半场,中信假期消费复苏超预期、建投节后生产端回暖及政策支持预期等多条线索预计将轮番演绎。策略假日消费复苏良好已获验证,迎接节后复工旺季可期带动高端制造排产向上、开门传统制造及周期品弱复苏,红重同时地产链、视月信创等数字经济领域即将迎政策催化窗口期。领涨一季度处于业绩披露真空期(仅部分公司披露年报业绩预告),行业资金重布局、中信重预期,建投展望23年,策略多板块在政策刺激、迎接需求回暖及低基数下均将迎来改善,开门春季行情下半场估计以多线索轮动为主要特征。红重配置方面,优先聚焦“盈利周期反转”方向:计算机/半导体/医药/餐饮链,其次优选依旧高景气的风/光/储/军工中的细分方向,继续关注地产行业政策反转后盈利有望修复的地产链龙头。

附:结合最新Wind一致预期盈利预测对细分子版块22-23年盈利变化进行分类:

1) 高景气加速or困境反转(23年预测累计利润增速 30%且环比22年上行):风电零部件、光伏辅材、消费电子(Mini LED/面板)、半导体(IC设计)、新消费(化妆品/宠物经济/免税)、信创(操作系统/网络安全/金融信息化/医疗信息化)、游戏

2) 高景气但边际下滑(23年预测利润增速 30%但环比22年下行):新能源车链(电动乘用车/电池/锂电设备)、光伏链(组件/TOPCON/逆变器/光伏设备/储能)、军工链(导弹链/军工电子)、半导体链(IGBT/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新消费(医美耗材/培育钻石)、新材料(氟化工/ 碳纤维)

3) 中低景气但有所回升(23年预期利润增速 30%但环比22年回升):风电整机、电力电网(电网自动化设备)、消费电子(零部件)、半导体(IC封测)、新材料(有机硅/特钢)、信创(政务信息化/数字货币/工业软件)、云计算、医药(创新药/中药/医疗耗材)、啤酒、小家电、中游周期品(煤化工)、地产链(工程机械/聚氨酯/水泥/空调/地产开发/普钢)、银行(城商行)

4) 23年中低景气(23年预期利润增速 30%且环比22年下行):资源品(化肥/油气/煤炭/航运/油运/稀土)、光伏链(硅料硅片)、基建、医药(CXO/新冠检测)、高端装备(能源设备)、通信(光纤/运营商/光模块)

四、1月领涨行业值得重视

每年10月底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完毕之后,下一次业绩报告披露就需要等到次年4月底的年报和一季报,因此市场在这一阶段将迎来长达6个月的空窗期,而此时又是市场上投资者开始考虑布局来年的关键时点。虽然缺乏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作为指引,但仍然存在一些重大事件将左右未来市场走向,如一般每年12月左右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3月左右召开全国两会等。那么在每年岁末年初的这段时间里,市场一般何时去集中交易全年的主线,哪个月的行业表现对全年的指引作用更大呢?

2016年以来的行业表现统计情况显示,当年1月、4月的行业表现对全年的指引作用相对更大。一方面,我们统计了2016年以来,从去年11月到当年4月当月行业涨跌幅排名与全年行业排名涨跌幅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当年1月、4月的相关系数较高,2016年以来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45、0.51,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另一方面,我们统计了2016年以来,从去年11月到当年4月当月涨幅前5行业进入全年涨幅前5和前10的概率,同样也是当年1月、4月的胜率较高,具体来说,当年1月、4月涨幅前5行业也是全年涨幅前5行业的概率平均来看分别达到了40%、49%,进入全年涨幅前10行业的概率则平均达到了77%、71%。

简单构建行业组合效果来看,当年1月领涨的行业有望在全年持续跑赢。我们对于1月、4月的情况,分别构建了简单的行业组合,即选取当期涨幅前5的行业,从下个月初开始等权重持有至年底。基于1月行业表现构建的行业组合,在2016-2022年间每年的2-12月里,仅在2018年略有跑输、2017年市场表现基本持平,其余年份里均明显跑赢,2016-2022年间累计上涨约67%,跑赢上证指数同期约55个百分点。基于4月行业表现构建的行业组合表现相对较弱,在2016-2022年间每年的5-12月里,跑赢上证指数同期表现的情况较不稳定,累计收益主要靠2020年的明显超额收益所贡献。

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每年1月、4月恰逢重要经济政治会议之后,会议中对宏观经济的定调以及提及的重点经济政策方向,将对全年市场主线提供有效指引。另一方面,就对经济、产业和市场的影响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较于全国两会更为直接和细化,因此效果更好。除此之外,4月市场除了会将全国两会的增量信息price-in,此时也处于上市公司一季度经营结束、年报和一季报即将披露的关键时点,随着投资者对公司经营业绩情况的交流增多,市场也可能在这一阶段提前交易纠偏业绩超预期和不及预期的个股,因此市场表现上所呈现出的不完全是全年主线。

2023年1月(截至20日),市场表现前三的行业分别为有色金属、计算机、非银金融。

有色金属:能源金属优质品位矿端资源紧俏,整体来看供应端依旧紧张,市面上现货流通有限;工业金属价格近期普涨,美国通胀见顶回落,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名义利率拐点初现,叠加全球铜铝库存均处于历史低位,中国地产政策刺激密集出台落地,工业金属的“金融属性”及“商品属性”有望共振。

计算机: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要明显增强。数据安全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作为国内数据安全和数字经济基座的信创产业也会随之受益。

非银金融:2023Q1券商业绩同比高增是大概率事件,伴随市场对降费担忧进一步缓解,以及23Q1资本市场行情转好,板块迎来确定性行情,叠加全面注册制有望在2023年加速落地,投行业务贡献收入占比提升,带动板块估值中枢提升。

一季度关注事件

风险分析

(1)疫情形势恶化超预期,如果疫情零星反复形势超预期恶化,那么企业供应链、生产活动等都将势必受到影响,从而面临业绩下滑或增速不及预期风险;

(2)国内经济复苏或者稳增长政策的效果不及预期,如果国内经济面临企稳压力,地产风险发酵,复苏力度不及预期,那么整体市场走势或继续承压,后续市场对政策刺激效果的信心可能进一步滑落;

(3)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如果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美元流动性收紧,作为全球资产定价锚的美债利率将面临继续上行风险,国内货币政策也或将面临一定约束;欧洲高债务率高通胀高利率情形下,债务危机再次出现,或面临硬着陆风险。

很赞哦!(523)